今天是世界讀書日
—— 2021年4月23日,星期五。
1995年,國際出版商協(xié)會,
將每年的4月23日正式確定為
“世界圖書與版權(quán)日”,
又稱“世界圖書日”。
今年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。
100多個國家都會在這天
舉行各種關(guān)于讀書的宣傳活動,
鼓勵人們閱讀,
希望散居世界各地,
無論是男女、老幼、還是貧富,
都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,
并尊重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(xiàn)的大師們。
總有人問,讀書意義何在?
酷愛閱讀的李健說:“所謂讀書的意義,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,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(rèn)識,而不至于狂妄?!?br/>熱愛讀書的人,
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,
而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,用讀書所得去生活。
書中收藏著百代精華,
讀書可以經(jīng)歷一千種人生;
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,
無論怎樣冰雪聰明,
也只有一世才情。
讀書,是屬于一個人的寂靜時光,
一本好書,一杯清茶,
此刻,四下俱靜,嘈雜遠(yuǎn)去,一顆心也變得波瀾不驚。
讀書,能培養(yǎng)良好的品德和修養(yǎng)
一個人心靈的成熟,思想的深度,以及品德和修養(yǎng),都離不開閱讀的滲透。
讀書的過程中,提高道德認(rèn)識,發(fā)現(xiàn)自我的不足,不斷完善自身的欠缺。一個人讀書越多,人格就越接近完美。
愛讀書的人,品德不會壞到哪里去。品德好的人,一生的運氣也不會差到哪里去。良好的品德和修養(yǎng),才能構(gòu)建出和諧的家園,幸福的生活。
人品,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。一個優(yōu)秀的人,首先要人品好,要有正確的道德觀,和良好的素養(yǎng)。
“子欲為事,先為人圣”,做人以德為先,交友忠于人品,品德好的人,行走于世的路更寬。
讀書,能開闊一個人的人生格局
讀書不僅能提高一個人的內(nèi)涵和品位,更能建立一個人的人生格局。
一個人讀過的書,走過的路,遇過的人,就是他的人生格局。格局,就是眼界,見識,胸懷;有了這些,生命也就有了寬度和厚度。一個人生命的寬度和厚度,決定人生的格局。
書在你手上,世界就在你手上。讀書,能夠開闊眼界和心胸,使人看得更遠(yuǎn)更長,看世界的心宏觀了,格局也就自然變大了。進(jìn)而,也影響了人生的高度。
著名演員陳道明,一個清高的只肯在戲里低頭的人,生活一向低調(diào),偏愛閱讀和藏書。他家的一整面墻是一個書閣,里面滿滿的都是書。書籍,撐起了他的高度和深度,形成了他的人生格局。
陳道明從魯迅、胡適,讀到柏楊、李敖、北島;從雜文讀到詩歌,閱遍萬卷書籍,深諳《道德經(jīng)》,喜歡研究歷史。季羨林曾贊他,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(dǎo)師。
陳道明愛家庭重事業(yè),穩(wěn)健成熟、有責(zé)任感,從他身上,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平和與涵養(yǎng),看到一種文人的迷人氣質(zhì)。他說“好男人不一定要飛黃騰達(dá),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;不一定要大男子主義,但大事發(fā)生時一定要拿得了主意?!?/span>
無涯的胸襟,持重的責(zé)任感,良好的教養(yǎng)和風(fēng)骨,便是一個人放大的格局。
讀書,是自己與靈魂的遇見
人生,是一場身體與靈魂的旅行;身體和靈魂,總有一個在路上。讀書,是一種美好的緣分,是自己與靈魂的遇見。
讀書,對一個人的成長很有益處,使人不經(jīng)意達(dá)到一種境界。讀書對于心理素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,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,都有很大的影響。知識像浩瀚的海洋,給予心靈慰藉和滋養(yǎng)。有書為伴,靈魂充實豐盈,永不空虛。
余秋雨說:“讀書的最大理由,是擺脫平庸?!弊x書,是與靈魂高尚的人談話。長此以往,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也會受到熏陶,逐漸變得高尚起來。我們通過讀書,豐富知識,增長見識,處世的態(tài)度更自信從容。
讀書,是使靈魂高貴的最低門檻。好的人生,離不開精神世界的追求。而精神的供養(yǎng),必是少不了讀書。靈魂高貴的人,不畏容顏老去,生命具有價值,人一生活得有滋有味。
讀過的書,和對生活的感悟,沉淀成優(yōu)雅安靜的美好向往。世外桃源,閑云野鶴,唯有思想建立起來的心靈家園,才是最尚美的境遇。
董卿說:
“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的書都不會白讀,
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場合
幫助我表現(xiàn)得更加出色,
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,
它更能給人快樂?!?br/>冬去春來,
你有多久沒有親近書香了?
這樣的時光,
是否早已成為遙遠(yuǎn)的過去式?
如果你已經(jīng)很久未曾閱讀,
那么,
今天請重新拾起那本你一直想讀卻還未讀的書。
你相信嗎?
它會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歡迎大家在評論區(qū)留言自己看過的書、收獲的知識、得到的感悟,與大家交流分享,小編精選留言,共同度過一個不一樣的國際讀書日——相信讀書的力量!